“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14岁女孩写给医生父亲的一封家书
孙婉清写给父亲的拜年帖草稿。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孙婉清(右)在家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流感突起,肺炎逼至,想父亲安康?……您于院中应多加留意,谨防传染。吾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当下,亦如是?!?/p>
一个14岁的女孩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父亲写了一封家书。她已经好多天没见到爸爸了。
这个女孩叫孙婉清,人如其名,温婉可人、清新淡雅。生着一双和父亲一样清澈的眼眸,和母亲一样挺拔的鼻梁。
她是一名中学生,成绩优异,聪明伶俐。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她的处境与同龄人有些不同,因她的父母都是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她有时被迫独自“留守”。
言为心声。用文言写成的200余字的家书,传递着孙婉清对父亲深情的问候、温暖的鼓励、迟来的歉意,以及对战胜这场疫情坚定的信心。
女儿最珍贵的祝福
快乐与健康,是孙婉清对父亲孙鹏最质朴的祝福。
“提笔时,我已经有一周没见过父亲了?!彼锿袂?9日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其实是一幅拜年帖,为了写好这幅帖她从除夕前两周开始酝酿,甚至改了好几稿。
孙鹏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急诊科和发热门诊工作,疫情发生后,他为方便工作,也怕给家人带来传染风险,就在医院旁租住,不能回家。
除夕前两天,父亲因为给家中年迈的奶奶送药,终于得空回家吃了一顿饭?!暗悄翘?,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交流。我给爸爸盛了饭,他就端着饭到门口过道去吃,他怕传染给家人?!彼锿袂逅?。
那一次短暂的见面,孙婉清像家长一样嘱咐爸爸——“多戴两层口罩,注意身体,勤洗手,少吃外卖多做饭?!?/p>
那天,她已经写好的拜年帖就放在书桌上,爸爸甚至都没有机会走进她的房间,询问她的近况。
虽然身处隔离病房,但是孙鹏只要有空就会和家人联系,也会想法儿逗女儿开心。
24日晚近8点,除夕之夜,孙鹏暂时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得空给妻子张清发来一张合影——8名医生身着防护服、口罩、护目镜三重防护,他让女儿猜猜哪一个是自己。
孙婉清说,她很快就辨认出了爸爸,她得意地放大图片,指着右上角的那个仅双眼可见的医生说:“这是爸爸,因为只有他的眼镜框是方形的?!?/p>
随后,孙鹏又发来了一张8名医生的背影照片。为了方便工作,医生们的防护背面都互相写下了大大的姓名,以方便辨认。他以这种方式告诉女儿“答案”,并附上一个开怀大笑的表情。
心细如发的女儿常常识破父亲善意的谎言。
孙婉清说,除了工作上的安危,她最担心的是爸爸有没有按时吃饭、休息是否充足。
每天下午五六点是她与父亲定时通话的时间,她总会问爸爸“吃饭了吗?吃的什么?”。孙鹏有次回答“吃了,吃的圆子、青菜……”
“一听就是撒谎,因为他说的是‘青菜’,而不是具体的菜名?!彼锿袂逅?,这和爸爸一贯严谨的作风不符。但是她并没有揭穿爸爸,她帮不上忙,亦无法分担。
“我以前觉得医生这项工作挺好的,有时和爸爸一起走在路上,有人认出他说‘孙医生谢谢你’,觉得挺自豪。现在觉得真的挺累的,选择医生这个职业,非常伟大?!?/p>
孙婉清生长在双职工的医生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在她的眼里,医生必须严谨负责,“错,就是一条生命”。
随着全市医院的扩容和收治的肺炎病人越来越多,协和医院麻醉科医生、孙婉清的母亲张清随时待命。
张清看到女儿信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句话有些意外,因为这是他们医学生誓言的开头语——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
20多年前,张清踏入医学学府时宣读的誓言犹在耳畔。耳濡目染,女儿竟将这个誓言也记在心里。此刻重温这句誓言,张清心潮起伏,激动难平?!靶矶嗄昀吹南赶柑逦?,一点点明白这托付有多重,以及为这份承诺要付出多少?!闭徘暹煅?。
爸爸爱我多一点
大年初一,孙婉清决定将这份隐藏多日的小秘密公布于父亲,她一早就把这幅写得工工整整的家书拍照给父亲看,以示新年的问候与祈愿。
“写得真好看!”没过多久,父亲就回复了。一句由衷的称赞、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笑脸,这是平日里不善表达的父亲最外露的夸赞。
“爸爸用了一个‘真’字,这已经是莫大的表扬。他平时总说字如其人,女孩子字要写得端正、要大气?!彼锿袂逍睦锢挚嘶?,她悄悄跟记者说,“我事先临摹了字帖,带着这个感觉再去写拜年帖?!?/p>
孙鹏紧接着给女儿发来了一个红包,标注“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红包200元,已经挺多了。去年5月20日,他只给我发了5.2元的红包,给妈妈发了520元?!彼锿袂迕佳弁湎吕矗前职炙?,那是因为“爱我多一点”。
孙婉清记得很清楚,那是去年6月份,下午5点放学的她等着爸爸来接她跨越武汉的两个区上一堂舞蹈课,然而却迟迟看不见爸爸的身影。
晚上7点多,天色慢慢暗下来,爸爸终于赶到学校门口?!拔裁凑饷赐??”孙婉清质问,“算了,今天不上课了!”
孙婉清非常沮丧,她学习了10年民族舞,她很期待这堂课。她委屈地哭了。
孙鹏一言不发。他没法和女儿说明,临到下班,急诊室里又接诊了一位情况危急的孕妇。
孙婉清说,爸爸平时和自己交流比较少,工作繁忙又劳累。爸爸的心里总是装着病人,常常听他唠叨着“今天某某病人来看小病症,被我发现了癌症;还有某某病人,他来找我复查,情况好转”……
听得越来越多,见得越来越多,孙婉清逐渐理解爸爸的难处。最近她又想起爸爸不得已对她说过的一句话——“当病人跪着抱着你的腿、求求你救他,那一刻你怎么能离开?这就是性命相托?!?/p>
婉清用这封信表达了对父亲职业的自豪和对父爱的理解。
孩子一下子长大了
张清随时就要上抗疫战场,她很担心小婉清不能好好照顾自己,会感到孤独、恐惧。
她跟记者说:“这个冬天确实很难过。除了生活学习上的合理安排,我希望女儿能战胜内心的孤独和恐惧?!?/p>
孙婉清却已经做好准备,她告诉记者,她将把大量独处的时光交给诗书与墨香。
记者看到,客厅一侧的书房内,四开门的书柜占据了一整面墙壁,除了少数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资料,几乎全都摆放着婉清的读物——《瓦尔登湖》《昆虫记》《傲慢与偏见》《基督山伯爵》《追风筝的人》《边城》《消失的地平线》《平凡的世界》《京华烟云》……
书房外连通着阳光倾泻而下的露台,简单添置一个小书桌、一把小凳子,这就是她的世界,是她战胜孤独的“战场”。
“只要有时间,我可以半天读完一本书。但是最近我想精读一些散文。”孙婉清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红心番薯》这一篇。
孙婉清说,希望爸妈在前方安心工作。这几天妈妈在教她蒸煮食物,“饺子、包子、麦片、粗粮、面条,我可以吃五天,轮着吃,不会吃腻?!彼锿袂遄孕怕?。
她告诉记者,以前她也常常一个人在家,点外卖或者对付两餐饭不成问题。她为接下来自力更生的生活状况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如果上前线了,回家会很累,她也可以为妈妈准备晚餐。
孙鹏在电话中动情地告诉记者,看到女儿发给他的信,一下子觉得女儿长大了。
“等爸爸回家,我想把这幅拜年帖亲自交给爸爸。我想和他说,很高兴你可以回来?!彼锿袂逵行┖π?,“希望爸爸可以抱抱我,我已经想念这个拥抱很久很久了?!?/p>
作为医生的孩子,常常独处和自处,让她不经意间收获更多的理性与冷静。
也是某一年的冬季,阳光穿过窗玻璃泼洒进课堂,黑板被映照得光亮,老师用粉笔写下一个句子,从此印刻在孙婉清的脑海中——“眼下正是一年中颜色最为单调的季节,目之所及,四处是裸露的黄色土地,以及遒劲的灰色树枝,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保钦咧芗茁?、喻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