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5月20日电(记者杨思琪董宝森)阳光透过崇山密林,打在红松坚实的外衣上,成群的鸟儿叽叽喳喳,在树林间穿梭、飞跃。五月的小兴安岭还没完全苏醒,背阴坡上仍存着积雪。
一大早,62岁的张英善就像往常一样,裹着厚重的棉袄,骑上摩托车来“巡山”了。排查火险隐患、清理烂枝枯枝、捡拾废物垃圾……即使退休了,他每天还要来林子转转,不然心里不踏实。
这位花甲老人是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森林经营所的一名林业工人,也是曾经赫赫有名的种树英雄,人称“张山疯”。
伊春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作为共和国森林工业的摇篮,曾为国家建设提供优质木材2.7亿立方米。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间,张英善曾亲手种了不下百万棵树,在小兴安岭上筑起一片绿色海洋。
初见张英善的人,总会被他的双手深深触动??泶?、粗糙、有力,布满老茧,犹如树皮一般……当年种树的技法也犹如沟壑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手掌的纹路里。
故事要从1981年说起。那时张英善所在的经营所实行“大锅饭”,人们种树积极性不高,树苗成活率低,连及格都达不到。
“看着树苗死了,我特别心疼。树苗活不了,就是人们不用心?!闭庞⑸苹匾渫率毖凵窭锍渎藕逗屯锵?。从那时候开始,他就一门心思地想把树种活。
张英善向经营所提出要单干,由职工承包林地。于是,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天还没亮,他就背着一百多斤重的树苗出门了,树苗压得肩膀生疼,还勒出两道血印子。山路崎岖,最远要走一个多小时。
为了提高成活率,张英善总结出经验,第一个就是顶浆造林,趁树苗冬眠时提前移栽。每年4月中旬到5月中旬,最高气温只有十几摄氏度,加上山上天气多变,时常下雪。张英善说,一天下来,上衣浸满汗水,裤子沾满露水,鞋里灌满泥水,浑身都是湿的。
第二个就是不能“窝根”,要让根须都笔直向下容易扎根。初春冻土还没化开,张英善就用手刨开土层,再捋直了根须,小心地把苗放进去。松树苗子枝多叶硬,常常扎得他手上满是口子。
为了加快速度,张英善像上了发条似的争分夺秒。他一直猫着腰,一手镐头,一手树苗……从挖坑、捋须、栽种、培土,不到一分钟就能种一棵。
第一年过去,张英善种的树苗成活率高达97%,比以往提高了一大半。当他正高兴时,工友们却在背后说他“唱高调”“爱显摆”??醋懦て鹄吹氖髅?,张英善种树的决心却更坚定了:“不管别人说啥,把树种活了就是最大的说服力?!?/p>
树苗种下去的前三年,一到六七月份,张英善都去除草,工作量增加不少。妻子燕玉平看不下去了,就说他“傻”:“同样的工资,为啥就你那么干?”可第二天,张英善就又摸黑出门了。
妻子越看越心疼,就忍不住陪他一起去。每天六点,燕玉平蒸好馒头就往山上走?!耙宦飞暇驳贸銎?,就我一个人,现在想想都后怕。”燕玉平说,山上防火期不能生火,几个凉馒头、一捧河沟水,就是一天的饭了。
慢慢地,一片片成活的林子也让工友们发生了转变:“他一年那么干,是作秀;但年年那么干,一晃坚持了二十多年,我们就真服了!”在张英善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用心种树,染绿了小兴安岭一个个荒芜的山头。
三十年过去,小兴安岭上树多了,山青了,空气好了,环境美了,在伊春到处可见前来“洗肺”、养生的四方游客。蓝莓、木耳长势喜人,森林猪、森林鸡一茬接着一茬,这些林下特产被加工成美味食品,销往全国各地。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伊春市森林蓄积年净增长1000万立方米以上,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100%,接待游客1258万人次。通过发展旅游、养老、林下经济等产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66.4亿元,同比增长6.3%。
一到假期,张英善的孙子常来山上,在林子里撒欢儿、打滚儿,他骄傲地说:“这些树都是我爷爷栽的,我要像爷爷一样爱劳动、爱树木……”
有人叫张英善“百万富翁”,因为他有百万棵树,但和林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英善却说:“这树比钱更有价值,树就是我的孩子,甚至比孩子还亲!”望着满山的林子,张英善盘算着发展些林下养殖,守着绿色,生出金来。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