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农民工,本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因为月薪被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并成为媒体讨论的焦点。这除了与不能正确认识大学生薪酬有关外,更与社会长期存在的对农民工的偏见有关。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大学生的工资一定要比农民工高呢?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病态的,是把农民工贴上贫穷文化标签的结果。在阶层分化的社会中,农民工由于缺乏有效参与社会主要机制的途径,而逐步形成一种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社会的排斥将导致农民工丧失获取主流社会生活方式的机会。舆论之所以因“农民工工资高出大学生”吃惊,就与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有关。 …[详细] |
当前,尽管农民工在择业上还遭遇歧视,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着最苦、最累、最脏、最险及城市人最不愿意干的“五最”行业,但明显的事实是,由于主张权益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日益壮大,他们的权益保障已经受到了重视,而“农民工工资高出大学生”显然与此有关,也与整整社会的环境有关。
…[详细]
|
农民工被“幸?!庇氪笱弧岸隆?,掩盖了农民工薪酬普遍偏低与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而纠结于两者之间的一个词叫“知识”。农民工并非没有知识,就某一岗位而言,他们的实际知识可能丰富得很,专业技能也炉火纯青,但他们得到的回报与艰辛的付出明显不匹配,打工者往往十年如一日地和机器站在一起忙碌着,但是最后留给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并不多。而大学毕业生,不管他们在大学里学到了多少知识,或学到的知识是否有利于就业,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家庭为购买这“知识”付出的成本是极大的,教育高投入却不能实现高产出,甚至还要与不曾付出高教育成本的民工争一日之短长,显然也是于心不甘的。 …[详细] |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成长空间更大,工资的提升速度也更快。另外,对于农民工的工资也应该客观看待,一些农民工赚的是血汗钱,其辛苦程度是很多人都吃不消的。因此,一是不要做无谓的比较,有些歌星一个广告的收入就是500万,这可能是一个大学生工作100年的收入,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既说明不了知识无用,也说明不了艺术无价。二是客观看待农民工,普遍来说,脑力劳动者获得的薪酬确实强于体力劳动者获得的薪酬,但如果将其绝对化,认为农民工薪酬一定要低于大学生,那显然是一种偏见。 …[详细] |
大学生起步工资渐趋弱势,也是社会的薪酬体系更趋合理、更能反映个人价值的一个表现。应该承认,过去大学生享受较高的起步工资,一定程度上是源于“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定律。现在,高等教育的普及,让具备大学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起步薪酬相比过去不再有优势,既是对知识普及的正常反应,也是对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所能创造的价值的合理体现。毕竟,理论知识是价值,工作经验中获得的实践知识也应该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脑力劳动是价值,而体力劳动也同样在创造价值。如果我们一味在薪酬上向理论知识和脑力劳动倾斜,那显然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详细] |
更大的无奈与妥协,或许要追溯到国内产业结构的深层因素。正如有关专家在剖析今年“用工荒”现象时指出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转移的产业,跟东部的产业链实际上在同一层次上,东部地区本身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低端产业没有升级且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因此需要和西部争夺同一批、同一类人才。当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几近雷同,当低端产业链依然占据主力位置,当我们依然拘囿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经济模式,那么只能是大学毕业生需求萎靡,而普通劳动力需求旺盛。农民工工资走高,说明我们所依赖的人口红利越来越萎缩,将反过来催逼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详细] |
|
|
http://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88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