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孔令建夫妇在杭州市萧山区的一处建筑工地装运货物后驶出。
“车轮滚滚驰千里,马达声声夜无眠。”2018年记者曾经跟拍体验过货车司机孔令建从浙江杭州往返湖北麻城跑车的一路艰辛。七年过去了,孔令建的大女儿已结婚,儿子参军当兵,小女儿考上了大学,一家人和和美美,各自忙碌,踏实生活。在新春来临之际,记者历时十天,再次跟车记录下孔令建夫妇过年前的跑车生活和回家过年团圆的故事。
平日里,孔令建夫妇主要在杭州往返武汉周边运货。临近春节,许多工厂已放假,长途货源不太好找,夫妻俩就每天刷单寻找短途货源,一连干了好几天,“离过年还有些天,现在能挣就再挣点”。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一年到头都吃住在车上,“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离春节越来越近,一起跑车的几个老乡都回家了,孔令建夫妇也归乡心切。经过多日刷单,1月17日,孔令建终于抢到一个送货到家附近的订单。次日,夫妻俩去装货地点辛苦装了一天的货物,便踏上了回家路。
货车司机的生活以4个小时为单位划分。按规定连续行车4个小时必须强制休息至少20分钟。手扶方向盘时,无论白天黑夜,孔令建双眼始终注视前方,妻子王艳青就在他一旁帮忙,夫妻俩相濡以沫、温暖相伴。
从杭州回到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本斋回族乡中营村的家全程约1200公里,一路长途跋涉,20日中午,孔令建夫妇终于到家。躺到家里的炕上,孔令建片刻就进入梦乡。
回家的第二天,一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顿简单美味的午餐。“希望所有人都平平安安,这是最重要的。”孔令建说。
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国货车司机从业人员在3800万人左右。这些货车司机常年奔波在运输服务第一线,他们既为自己的生活奔波,也为千家万户的生活提供着保障。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pagebreak
1月16日,孔令建夫妇在杭州市萧山区的一处建筑工地装运货物后,妻子王艳青指挥孔令建拐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1月13日晚,在杭州市,孔令建和妻子王艳青驾车行驶在拉货的路上。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pagebreak
1月13日晚,孔令建夫妇驾驶大货车行驶在杭州市拱墅区的路上,提前前往第二天要装货的地点(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1月16日,在杭州市萧山区的一处建筑工地,孔令建通过后视镜了解装货情况。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pagebreak
1月19日,孔令建驾驶货车行驶在回家送货路上。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pagebreak
1月19日,孔令建夫妇驾驶大货车行驶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的205国道上(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1月12日晚,孔令建在杭州萧山区路边停靠等待拉货时吃妻子和老乡们包的饺子。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1月19日,孔令建驾驶货车行驶在回家送货路上。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pagebreak
1月16日晚,孔令建和妻子王艳青在车上吃自己做的晚饭,孔令建边吃饭边刷单找活。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pagebreak
1月12日晚,孔令建和妻子王艳青在车厢内睡觉。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pagebreak
1月13日,孔令建和妻子王艳青在杭州市余杭区的一家企业装运捆扎货物。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pagebreak
1月20日,孔令建夫妇回到村里,夫妇俩和小女儿在货车驾驶室里合影。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pagebreak
1月20日中午,孔令建的小女儿到村口迎接,与王艳青相拥。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pagebreak
1月20日,回到家中,疲劳的孔令建(左)躺在炕上休息,妻子王艳青还在一旁忙碌。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pagebreak
1月21日,孔令建和妻子、父母以及小女儿一起吃饭。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