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个时候都少不了吃元宵或者吃汤圆,寓意家人团团圆圆、生活甜甜美美。元宵和汤圆软糯的口感、香甜的味道受到不少人的喜爱,那么,元宵、汤圆有何区别?吃元宵、汤圆需要注意什么,怎样吃才更健康?
元宵、汤圆有区别
元宵节为何是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又因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元宵节早在西汉时期就受到重视,汉魏之后正式成为全国性的民俗节日。
元宵节为何要吃汤圆?汤圆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末期,也有考证认为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到宋代,吃汤圆的习俗广泛流行,并成为元宵节的重要象征。汤圆,又叫元子、圆子、团子、糖团等,因其煮熟后浮于水面,故也叫“浮圆子”。
常言道:“北元宵,南汤圆。”从外形看,两者一样圆滚滚、白胖胖,很容易让人混淆。那么,元宵和汤圆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是做法不同。北方的元宵一般是将馅料和好后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粉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也有滚了一圈糯米粉后蘸水,再继续在糯米面中滚),使其自然沾满糯米粉滚成圆球。因此要求馅料必须有较强的黏性,所以元宵的馅料大部分都是用芝麻、花生等含糖量很高的食材加糖制作,可以用机器滚,大规模地生产。南方的汤圆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与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圆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黏性极强,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做好的汤圆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
二是馅料选择不同。汤圆的馅料口感偏软,可以包很多种馅料。在南方,汤圆不仅有传统的五仁、豆沙、鲜花等口味的汤圆,也有咸口的如鲜肉、臊子、腊肉等馅料。而元宵的馅一般以甜口为主,馅料口感较硬,黑芝麻、豆沙、五仁都是常见的馅。
三是口感不同。元宵吃起来更有嚼劲,汤圆吃起来相对软糯一些。煮过元宵的汤融入了糯米粉,汤呈乳白色,美味可口。煮过汤圆的汤则比较清。
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都寓意美好,象征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的期盼。当汤圆煮熟后,浮在水面上,宛如一轮明月悬挂在天空,让人感受到温馨的团聚氛围。天上有明月,碗里有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寓意着团圆和吉祥。
元宵、汤圆适量吃
每到元宵节,总有人因为吃元宵或汤圆“堵心”。其实“堵心”主要是说元宵、汤圆不好消化。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陈明表示,以北方喜食的元宵为例,元宵外皮主要是糯米粉制成,馅料主要包括糖及核桃仁、黑芝麻、果仁等坚果类。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本身也是糖的一种,分子支链比较多,不像稻米、面等,吃后容易有饱满、胀满的感觉,因为难以消化,所以一旦吃多了就会有“堵在胸口”的感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陈宇诗介绍,元宵或汤圆个头不大,但热量不容小觑。以常见的芝麻元宵为例,大约8个元宵相当于1碗白米饭的热量。因此要适量食用元宵、汤圆,建议成年人每餐不要超过6个。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糯米升血糖速度快,因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人群,以及想减肥的人群,要注意控制汤圆的食用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或体重增加。吃元宵、汤圆之前,可先搭配吃一些木耳、海带、豆腐等低脂高纤维食物。胃酸少、胃动力不足、胃肠不好的人,可以选择脂肪含量低的元宵、汤圆,煮至柔软后再细嚼慢咽。胃酸多的人必须先吃些蔬菜和豆制品,加其他主食至半饱,再适量吃一两个汤圆。孩子和老人吃这种黏性较大的食物时,家人应做好看护,防止发生噎食。
吃元宵、汤圆须留心
俗话说“原汤化原食”,那么吃元宵的同时多喝一些元宵汤,能帮助消化元宵吗?陈明解释,元宵外皮包裹着大量的糯米粉,在煮元宵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糯米粉溶解在元宵汤里,因此元宵汤比较浓稠,其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不能帮助消化碳水化合物的。从营养搭配的角度,其实原汤并不能化原食,吃完元宵后,如果喝过多的元宵汤,反而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因为消化食物主要是依靠胃部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而不是靠原汤来消化。
陈明表示,元宵最好趁热吃,主要原因是元宵一旦凉了,外皮就容易变硬,吃到肚子里后,会更不好消化。所以元宵不要和冷饮等比较凉的饮品一起食用,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同时,饮料中富含大量的糖,而元宵的糖含量也高,一起吃不利于健康。另外,吃元宵时不建议饮酒。
有人认为,无糖元宵、汤圆更健康,尤其适合减肥、高血糖或糖尿病人群食用。业内人士解释,无糖通常只是用木糖醇等成分代替了蔗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糖分摄入,但意义不大。而且无糖并不等于低热量,也不代表低血糖反应。糯米粉本身是一种升高血糖速度很快的食材,甚至超过白糖。即使不加糖,食用糯米制品仍然不利于血糖控制。此外,汤圆和元宵中除糖之外,还含有淀粉、油脂,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对控制血脂和体重并没有太大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吃元宵、汤圆时应减少红烧肉、煎炸类油腻菜肴的摄入,多增加凉拌、蒸煮等清淡菜肴的比例。比如,汤圆馅料里有猪油,可选择清蒸鱼代替红烧肉;馅料有芝麻或花生,可用凉拌菠菜代替花生油炒菜。这样搭配既可减轻油腻给胃带来的负担,又能更好地平衡饮食。
此外,家庭自制元宵、汤圆可直接放入冰箱速冻格中,冻硬后及时分装到不透水的食品袋中冷冻保存,避免交叉污染。食用前取出一次食量,不需解冻直接放入沸水锅煮熟煮透即可。由于家用冰箱的保存温度不易精确控制,自制的元宵、汤圆应尽快食用。(本报综合整理)